线路、CDN
最后更新于
💡 经由“互联网”这一节我们已经明白互联网数据传输的基本流程,接下来为了解决搭建好的节点的速度问题,我们要对已有的线路进行优化以实现“走最短的路”
因为要跳跳跳所以需要优化线路
在这里直接安装X-ui图形化操作页面(记住ufw disable)
适用ip:端口的方式在浏览器地址栏进行登录,设置最新的xray内核
引入CDN的概念(内容分布网络)
CDN本身就相当于我们要访问的目标服务器
当我们向目标服务器发送请求时,会就近到CDN,CDN检查自己的缓存列表是否有需要的内容,没有则找上级CDN(之间使用专线连接)
CDN绕开了拥堵的网络(网络加速),还可以缓存得到的内容(内容分发)
如果套国内的CDN就要实名制备案,国内CDN被封死了
套国外CDN(cloudflare)很堵】
CDN类似于中转,但是只能转发特定端口和ip的流量,只能是http协议的流量,也就是ws
IPv4就是自己的vps地址,没开代理就是没套CDN 开了之后就已经套用了,测试ping不是自己的vpsip是正常的
CDN可以充当反向代理的作用
即使你的服务器ip被强了,那你只要有一个没有被墙的CDN,CDN会转发你的流量
如果你的CDN被墙了,那你只需要拿掉CDN或者换一个CDN
如果使用的CDN效果不是很好,可以自己更换CDN
首先找到CF的全部CDNIP
然后对找到的IP进行cidr计算器进行计算,测试ip段中的ping是否可以连接,如果都不通可以用ping.pe进行查看
CDNIP太多,可以使用优选IP
原理:先ping出能用的,按照延迟排序,从一个地方下载(取决于本地网速)
另外网络是有抖动的,所以当时测得不一定就是现在测的,还有GFW的针对
IPLC: “International Private Leased Circuit"的缩写,即“国际专线”。不过大部分机场通常看到的 iplc,都只是阿里的经典网络,跨数据中心内网互通,阿里内网,并不是严格意义的 iplc 专线;当然也有其他渠道的,或真 iplc,不过比较少。阿里云的内网互通底层原理是通过采购多个点对点的 iplc 专线,来连接各个数据中心,从而把各个数据中心纳入到自己的一套内网里面来。这样做有两个好处,其一是 iplc 链路上的带宽独享,完全不受公网波动影响,其二是过境的时候不需要经过 GFW,确保了数据安全且不受外界各种因素干扰。但是需要注意一下阿里云的 iplc 也是有带宽上限的,如果过多的人同时挤到同一条专线上,峰值带宽超过专线的上限的话也同样会造成网络不稳定。其他渠道购买到的 iplc 价格很高,阿里云内网这种性价比超高这种好东西且用且珍惜。
IEPL 国际以太网专线(International Ethernet Private Line,简称 IEPL),构建于 MSTP 设备平台上,基于 SDH 传输技术,采用 GFP 封装,传输协议透明,物理层隔离,带宽保证,提供一层点对点数据专线服务。IEPL 是以太网接口的增强型的 IPLC 产品,是一个端到端的专享管理频宽服务,拥有高度灵活性及最高物理层网络安全功能,让客户轻松管理广域网和高带宽需求的应用。通俗的总结一下,IEPL 使用某种技术,实现了两点之间的高稳定性的数据传输。这与 IPLC,MPLS 是差不多的效果,只是实现的技术手段有区别而已。其实对机场来说,是 IPLC 或者 IEPL 或是 MPLS-VPN,都没有太大区别。认定是保障带宽的不过墙专线就行了,至于是用哪种技术方案实现的,根本不需要纠结。
BGP:BGP 的实际意思通常是一个 IP 在多个运营商的网络中均为直连,不经过第三运营商,利用 iptables 或相关软件通过将去海外 VPS 的流量加一层国内转发。不过不同机场的定义也不一样。正常来说比如 rixcloud,指的是他们入口是阿里云、部分落地节点是自己起了 BGP(去 Peer 了 GitHub、微软、Cloudflare 等等)。不过多数机场把 BGP 定义为阿里云公网中转等。
中转:将数据从一个服务器重定向到另外一个服务器。机场中比较常见的是阿里云公网中转,其实也有很多其他中转,也有自己去买其他的 BGP 来中转的。
原生 IP」:所谓原生 IP 通常意思为当地运营商原本就拥有的 IP;广播国家一般和注册国家相同(一般的 IP 库不会误判地区),一般不用于公有云计算服务或 IP 声誉好,一般能够用来解锁 Netflix、HBO、Hulu 以及其它有限制的流媒体服务
流媒体解锁:很多流媒体服务平台如 Netflix 会出于版权原因而限制一些特定 IP 的访问。一般来说网络运营商(如 HKT)自己持有的 IP,比如商宽、家宽,极少被屏蔽,因为这些 IP 大多是流媒体服务商的目标客户在使用。家宽 IP 被屏蔽的几率是最低的,很多 ISP 的家宽都是动态 IP 的,很难精准封杀。固定 IP 的商宽其次。这些流媒体服务商也怕误杀导致投诉,比如 GCP 的 IP 段被投诉之后又可以看 Netflix 了。IDC 商家所持有的 IP 一般会被屏蔽,越大越有名的 IDC 持有的 IP 被屏蔽的几率越高。很多 IDC 会租用运营商的 IP 从而绕过此类封杀,但是这种方式并不是万无一失的,翻车案例比较多我就不再一一例举了。所以除非是商宽、家宽,其他所谓的“原生 IP 解锁流媒体”都是有几率翻车的。
CN2:是电信的精品骨干网。首先 CN2 是一张运营商骨干网,就像电信 163、中国移动这一类是同样性质的东西,但相对电信 163 来说会有更好的稳定性。不是什么专线(和 iplc 那类东西区分清楚)。既然是公网,那它本质上就是个很多人共享使用的东西。共享的东西都存在一定程度的不稳定性。区别在于它的超售比较低,相对电信 163 来说会有更好的质量。CN2 的跨国数据通讯也需要经过 GFW 审查,不存在不过 GFW 的公网。
自建服务器需要投入很大成本,你要优化线路,负载均衡,搞各种协议,最重要的问题是成本。你手上没有优质线路,那些优质线路要么就是从中国那三家营业厅买的,要么就是关系好给的,自己也能去海豚湾等渠道买,总之性价比不高,长期玩没有技术容易被搞。区别于付费的VPN就是你只买它们做好的节点线路,具体流量信息一般(除非你被植入证书抓包)不受它们的监控,你们互相独立。